什么是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选择“旅居养老”的老人一般会选择在不同的季节,挑选不同的地方去小住,慢游细品,以达到既健康养生、又开阔视野的目的,是一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养老方式。目前国内的旅居养老一般可以分为五种模式: 一是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 如:暖冬旅居养老,夏季避暑旅居养老,景区旅居养老等方式,是颇受大部分老年群体欢迎的一种旅居养老形式。 二是疗养式旅居养老模式。 如:中医养生旅居养老,西医护理旅居养老,美食养生旅居养老等方式,也受到一些对医疗护理,养生调养方面有需求的老年群体青睐。 三是文艺鉴赏式旅居养老模式。 如:古城古镇旅居养老,民俗民风旅居养老,宗教禅修旅居养老等方式,可以满足一些有此兴趣爱好和宗教信仰的老年群体个性化需求。 四是田园式旅居养老模式。 如:以农家乐、乡村农事体验、特色乡村游为依托的旅居养老模式,这种亲近自然且价格低廉的田园旅居养老方式是一些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首选。 五是住宅型、社区式旅居养老模式。 这是一种“养老+地产”的概念,即通过构建包括老年住宅区、老年大学、购物中心、酒店和医院等多种业态,将“养老住宅销售+养老地产持有经营+综合商业租赁”相结合,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从而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性的养老服务。 因此,我们所说旅居养老即是“旅+居”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具体实践中“旅居”是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较长时间的停留和居住,而“养老”也是在旅居地方去寻找过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虽然很多人愿意选择旅居养老,向往这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但是毕竟旅居养老的方式需要很多的经济支撑,一般经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是没有办法考虑和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 旅居养老有市场,有需求,有样板 (一)有市场: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前景看好。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亿,同比增长93.3%。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37.6亿人次,同比增长94.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11.3亿人次,同比增长88.5%。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4%。?据《中国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如果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81.2%的中老年受访者表示愿意去旅游。 另据调查,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3%的老年人一般会选择8~15天以上的中长期旅行。说明老年人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用于到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因此,近两年,康养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青睐,推广旅居养老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二)有需求:旅居养老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 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经济能力较好的活力化老年人,已经不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居住、休闲活动,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发展旅居养老产业是养老观念、养老方式转变后折射出来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进步,是顺应时代发展一种潮流,也是符合很多中老年人在退休后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愿望。 可以预见,旅居养老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下的旅居养老,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追捧,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三)有样板:旅居养老已有先进的经验可借鉴。 旅居养老已有先进的经验可借鉴。目前有广东、云南、浙江、海南、陕西、成都等省旅居养老发展较快。 嘉锐欣(海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于海南省,紧跟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公司业务全面涉及研学、旅居、养老养护、非遗技艺传承四大业务板块,现有十大康养旅居基地,遍布全国,杭州千岛湖、云南腾冲、广东阳江月亮湾、儋州海花岛等地。 嘉锐欣·瑞鸟逸居精心挑选了数十个度假基地和开辟数十个特色旅居线路,制定发布了全年旅居计划。我们选择与全国一些旅游观光地的四星级以上的度假酒店、民宿、文旅地产进行联合运营,利用酒店、文旅地产经营中闲置的房量,构建起“旅游度假+孝道文化+互联网”体验式定制服务的老年旅居度假平台,推出中老年旅游及旅居的“一站式”服务,并首创“非遗旅居”服务标准及细致化体验活动。 发展旅居养老产业的几点建议 在旅居养老市场提质增速和老龄人口消费能力日益攀升的大背景下,“后疫情时代”又为旅居养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创新多重新业态下的旅居养老发展模式?如何让旅居养老产业发展的更规范更健康?这些问题要在旅居养老产业发展中加以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是要搭建康养旅居养老联盟平台。 将康养旅居养老联盟打造成凝聚人、团结人、培育人的联动平台。首先由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康养旅居专委会牵头,以首批加入专委会的50余家康养旅居企业为基础,对旅居养老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企业不同的性质进行梳理、整合、归类,摸清底数,找准工作重点。 其次,建立联盟内部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培养机制,通过以大带小、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方式,不断吸收更多有志于从事旅居养老的企业加入联盟,将康养旅居专委会打造成康养旅居企业的娘家。 (二)是要探索研究旅居养老企业合作模式。 首先,为有需要建立相互合作的企业做好牵线搭桥,联姻协调工作,通过制定旅居养老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互信的合作协议,形成优势互补的伙伴关系,通过合作走共同成长之路。 其次,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旅居养老企业的联谊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加强旅居养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与需求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形成旅居养老事业的发展共识,促进旅居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要培养旅居养老产业领军人才。 组织开展有关旅居养老方面的各种业务培训,通过采用“拉出去”,即到康养旅居搞得比较好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现场教学、挂职培训等;“请进来”,即请有关专家、学者开设有关康养旅居方面的理论课、专题课等;“面对面”,即请有关一线实践者开设实践案例分析课进行碰撞、交流等多种理论到实践的培训方式,提高康养旅居产业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实操经验,为旅居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奠定人才基础。 (四)是要对旅居养老模式开展调查研究。 组织开展旅居养老新业态的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调查,找到符合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先期可以选择候鸟式旅居和田园式旅居这两种养老模式展开调研,主要围绕在互联网、移动支付、APP等新技术背景下的这两种养老产业的发展规律、市场趋势、消费特点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最佳的旅居养老组织方式、开发最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旅游产品、提供最懂老年人心态的专业化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下的旅居平台,提出旅居行业政府政策层面支持方案,力求找到既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满足老年群体需要的旅居养老模式。 (五)是要对旅居养老先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深入旅居养老先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对企业的旅居组织、旅居产品、旅居资源和旅居服务机构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研判,重点在旅居养老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找到盈利模式方面下功夫,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对一些先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案例进行总结提炼,为其他的企业发展旅居养老提供实践样板。 (六)是要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合作。 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重视康养旅居产业的发展,在规范旅居养老的市场准入、服务标准、老年人权益维护等政策和法规方面加强研究,制定相关的文件和政策,支持康养旅居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要加强联合,对旅居异地医疗结算、旅居异地保险、旅居行业监督、民间资本调动等制约旅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联合研究,争取有所突破。要加强与民政、老龄委、街道、社区之间的协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正确引导老年群体科学合理消费,推动“互联网+旅居养老”产业的新发展。